鄰苯二甲醛成品是一種淡黃色針狀結晶,能溶于水,也可溶解于醇和醚等有機溶劑。該試劑在胺類(lèi)生物堿、熒光計組胺測定及醫藥檢驗方面有廣泛的應用,而作為消毒劑應用的報道最早見(jiàn)于1994年。鄰苯二甲醛的殺菌譜更廣,使用濃度更低,殺菌時(shí)間更短,刺激性更小,腐性性更弱。那么,鄰苯二甲醛消毒劑的消毒作用是怎樣的?
0.5%鄰苯二甲醛(OPA)溶液(20℃、pH7.5)作用10min可殺滅革蘭陽(yáng)性和陰性細菌、真菌及病毒,但不能殺滅芽孢;當鄰苯二甲醛(OPA)溶液溫度上升,pH值調至8以上或提高其使用濃度時(shí),就具有殺滅芽孢的性能。
Walsh等在殺菌試驗中用0.5%鄰苯二甲醛(OPA)與2%的戊二醛進(jìn)行比較,發(fā)現兩者對非抗酸性、非產(chǎn)芽孢的革蘭陽(yáng)性和陰性細菌均有較好的殺滅作用。在懸液定量試驗和載體試驗中,0.5%鄰苯二甲醛(OPA)(25℃)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的殺滅效果與2%的戊二醛相同,甚至當鄰苯二甲醛(OPA)溶液的濃度降至0.018%時(shí)作用5min仍可殺滅5log以上的細菌。但在殺芽孢試驗中,0.5%0PA(pH6.5)作用270min也未能殺滅枯草桿菌芽孢。當pH調至8時(shí),2%鄰苯二甲醛(OPA)作用270rnin可殺滅5 log以上的枯草桿菌芽孢。
此外,0.5%鄰苯二甲醛(OPA)對抗酸性的分枝桿菌具有較快的殺滅作用,特別是對耐戊二醛的龜枝桿菌,在25℃作用10min可殺滅5log以上,而2%戊二醛則無(wú)法將其殺滅№J。Fraud等采用歐洲標準的懸液定量試驗比較鄰苯二甲醛(OPA)、戊二醛及其他二醛類(lèi)的殺分枝桿菌活性,發(fā)現無(wú)論是在清潔還是在有機物污染的條件下,與其他二醛類(lèi)相比較,0.5%鄰苯二甲醛(OPA)酸性和堿性溶液均具有快速殺滅分枝桿菌的活性。
合作咨詢(xún)
肖女士
021-33392297
Kelly.Xiao@imsinoexp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