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,NMPA 官網(wǎng)顯示亞盛醫藥的奧雷巴替尼(HQP1351)的上市申請(受理號:CXHS2000038)進(jìn)入在審批階段,預計將在近日獲批。這意味著(zhù)國內首 款針對BCR-ABL中T315I突變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---奧雷巴替尼即將獲批上市!
圖1.奧雷巴替尼注冊進(jìn)度,來(lái)源:NMPA官網(wǎng)
三年前,徐崢主演的電影《我不是藥神》熱映,票房突破30億,獲得電影圈數十個(gè)獎項,至今豆瓣評分仍在9分以上;這樣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,其劇情是根據“藥俠”陸勇的真實(shí)故事改編,影片中的“救命藥”---格列寧,在現實(shí)中的原型是格列衛(伊馬替尼),它是由瑞士諾華公司開(kāi)發(fā)的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,于2001年5月10日獲美國 FDA 批準上市,用于治療慢性髓性白血?。–ML)和惡性胃腸道間質(zhì)腫瘤等。
影片引起了極大的社會(huì )關(guān)注度,然而當人體對格列衛產(chǎn)生耐藥,是否還有救命藥可用?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對格列衛、甚至是“二代的格列衛”均耐藥,在奧雷巴替尼出現之前,他們長(cháng)期面臨著(zhù)這樣無(wú)藥可醫治的窘境。
01
CML的發(fā)現和耐藥
早在1840年,慢性髓性白血病首次被發(fā)現;但直到1960年,兩位細胞遺傳學(xué)家David Hungerford和Peter Nowell聯(lián)合研究確定了該白血病與特定的染色體異常有關(guān)。隨后,Janet Rowley在1973年進(jìn)一步完善了這一發(fā)現。CML的特征是費城染色體的存在,9號和22號染色體長(cháng)臂之間平衡相互易位[t (9;22) (q34;q11)],使得9號染色體上的ABL基因與22號染色體上的BCR基因融合,得到BCR- ABL1融合基因,該融合基因編碼BCR-ABL癌蛋白。Ph 染色體作為CML的遺傳學(xué)特征,見(jiàn)于90%~95%的CML病例之中,其編碼的蛋白以P210為主。
與正常的AbL蛋白相比,融合蛋白具有較強的酪氨酸激酶活性,可促進(jìn)細胞分裂,降低細胞對凋亡信號的反應,延長(cháng)細胞存活時(shí)間,擾亂細胞正常的信號傳導,誘導細胞惡變,導致白血病的發(fā)生。這些具有高分化能力的干細胞的持續增殖有利于產(chǎn)生突變,這些突變可以對標準治療產(chǎn)生耐藥,并對預后有負面影響。
圖2.FDA批準上市的靶向ATP結合位點(diǎn)的BCR-ABL抑制劑
02
治療手段(針對BCR-ABL的靶向藥)
根據以上的發(fā)病機制,某些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(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,TKI)可抑制 BCR-ABL1的激酶活性,通過(guò)靶向BCR-ABL治療達到持續緩解的CML患者生存期顯著(zhù)延長(cháng)。BCR-ABL1 結構域上的某些點(diǎn)突變可導致伊馬替尼耐藥,第二代、第三代 BCR-ABL抑制劑 對大多數伊馬替尼治療失敗的患者具有良好效果。目前已被證實(shí)的突變位點(diǎn)包括四類(lèi) :P-loop(phosphate-binding loop ;M244、G252、Y253、E255)、gatekeeper 殘基(伊馬替尼結合位點(diǎn) ;T315、F317)、SH2 結合區和 C-lobe(催化域附近的突變 ;M351、F359)、活化 loop(H396)。
雖然已上市的 BCR-ABL抑制劑可以覆蓋絕大多數耐藥突變,但 T315I 突變(第315 位蘇氨酸突變?yōu)楫惲涟彼幔┮廊皇悄壳半y以克服的突變之一。
圖3.Asciminib的國內研發(fā)階段
03
針對T315I突變的治療策略
T315I 突變又被稱(chēng)為“gatekeeper 突變”,位于 ATP 結合位點(diǎn),對伊馬替尼、尼洛替尼、達沙替尼和博舒替尼均耐藥。
普納替尼(ponatinib)是第三代的BCR-ABL抑制劑,對目前所有的激酶點(diǎn)突變均有效,包括T315I,該藥成為非常重要的臨床選擇。但普納替尼存在安全性擔憂(yōu):在距離普納替尼加速審批還不到1年的時(shí)間(2013年10月31日),FDA 宣布鑒于普納替尼“危及生命的血栓和血管重度狹窄”風(fēng)險,要求生產(chǎn)商停止其銷(xiāo)售和推廣,這也是首 個(gè)被撤市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劑類(lèi)抗腫瘤藥。2013年12月20日,由于普納替尼為T(mén)315I基因突變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唯一選擇,故FDA在對其進(jìn)行了風(fēng)險效益評估,限制了適應證、添加了黑框警示與治療相關(guān)的動(dòng)脈血栓形成和肝 臟**風(fēng)險,在安全監控下再次批準其上市。目前普納替尼在國內的最快研發(fā)階段在臨床二期(適應癥為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等)。如今,奧雷巴替尼即將成為中國首 個(gè),全球第二個(gè)獲批上市的三代BCR-ABL抑制劑。
對該T315I突變有效的,還有諾華的變構抑制劑。2021年10月29日,FDA批準了諾華的BCR-ABL的變構抑制劑Asciminib上市,用于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??;但是根據藥渡數據庫,目前Asciminib在國內的最快研發(fā)階段是臨床二期,適應癥是髓樣白血??;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適應癥處于臨床一期階段,遠水難解近渴。
所幸的是亞盛醫藥研發(fā)的第三代BCR-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,針對T315I突變的髓系白血病加速期及慢性期的適應癥即將在國內上市;胃腸道間質(zhì)瘤處于臨床一期。目前,奧雷巴替尼已獲納入CDE優(yōu)先審評和突破性治療品種。此外,其在美國已進(jìn)入Ib期臨床研究,還獲得了美國FDA審評快速通道及孤兒藥認證資格。
圖4.奧雷巴替尼的國內研發(fā)階段
圖5.FDA已經(jīng)批準上市的BCR-ABL抑制劑的結構
04
從藥物分子與靶蛋白的結合
來(lái)分析耐藥機制
耐藥的機制包括BCR-ABL1突變導致的耐藥、非BCR-ABL1突變導致的耐藥等;我們從點(diǎn)突變來(lái)進(jìn)行分析。殘基Thr315與imatinib 形成了氫鍵,而當 Thr315突變?yōu)檩^大的殘基Ile315, 阻礙了imatinib與abl激酶結構域 ATP 結合口袋的結合;其中T315I突變約占所有點(diǎn)突變的25%。突變消除了imatinib與殘基結合所需關(guān)鍵氫鍵的相互作用,并改變了ATP 結合口袋的拓撲結構,導致 iamtinib與該區域的結合受到結構性抑制。
第三代BCR-ABL抑制劑中普納替尼,則不需要與蘇氨酸315殘基形成氫鍵,且分子中的炔烴基可以容納 T315I 側鏈,避免了與 I315 側鏈之間的空間位阻沖突。含3個(gè)氮的雙環(huán)骨架占用BCR-ABL的T315I 激酶的腺嘌呤口袋,甲基苯基占據后面殘基的疏水口袋,三氟甲基苯基緊密結合由DFG 外構象誘導的口袋,而其N(xiāo)-甲基哌嗪基團則與ABL 形成2 種廣泛氫鍵。通過(guò)與BCR-ABL激酶的疏水位點(diǎn)結合,造成構型失活,而非結合于活化的ATP 位點(diǎn),從而能夠避免與野生型BCR-ABL 的T315I 的側鏈結合,形成有利于結合T315I 異亮氨酸突變側鏈的范德華力,并改變異亮氨酸突變體的空間位阻,達到抑制T315I 的作用。臨床前的體內體外活性數據也體現了這一基于結構設計的合理性。
圖6.專(zhuān)利中的部分活性數據
05
奧雷巴替尼的發(fā)現與潛力
2010年,現暨南大學(xué)藥學(xué)院院長(cháng)丁克申請的化合物專(zhuān)利中,保護了一類(lèi)雜環(huán)炔苯類(lèi)化合物及其藥用組合物;并公開(kāi)了該雜環(huán)炔苯類(lèi)化合物對各耐藥細胞株的抑制活性,其中的D824(GZD824、HQP1351)正是現在的奧雷巴替尼,這應該是奧雷巴替尼首次披露結構;從圖5可以看出該雜環(huán)炔苯類(lèi)化合物對K562(慢性白血?。┑囊种菩Ч@著(zhù),其中奧雷巴替尼的IC50達到0.494 nM,對MOLT細胞的抑制在100nM以上;在腫瘤移植模型中能夠顯著(zhù)抑制腫瘤的生長(cháng);在大鼠藥代動(dòng)力學(xué)和生物利用度的實(shí)驗中證實(shí)了該類(lèi)炔苯環(huán)化合物成藥性非常好。
圖7.奧雷巴替尼改造策略及預測的奧雷巴替尼與Bcr-Abl野生型和突變型的結合
在2013年的JMC中,丁克課題組通過(guò)骨架躍遷的策略,用1H-吡唑[3,4-b]并吡啶骨架替換普納替尼的咪唑[1,2-b]并吡嗪骨架得到奧雷巴替尼,這樣奧雷巴替尼可以和Met318形成一個(gè)新的氫鍵。奧雷巴替尼對野生型ABL蛋白激酶的抑制活性與普納替尼相當,對T315I等各種突變體的活性?xún)?yōu)于普納替尼。在細胞水平上也具有優(yōu)秀的抗腫瘤活性,對BCR-ABL陽(yáng)性的白血病細胞株K562和人CML細胞株的IC50達到了0.2nmol/L和0.13nmol/L。奧雷巴替尼在大鼠模型中具有良好的口服吸收,生物利用度達到48.7%,半衰期10.6h。奧雷巴替尼在1.0~20.0 mg/(kg*d)的口服劑量下能夠完全抑制腫瘤生長(cháng)。
圖8.奧雷巴替尼對野生型和突變型的KIT酶的抑制
同時(shí)奧雷巴替尼還是一種針對廣泛突變的KIT激酶的多激酶抑制劑(doi.org/10.1186/s13578-019-0351-6),可用于治療伊馬替尼耐藥的胃腸道間質(zhì)瘤。在臨床試驗,適應癥的選擇中,奧雷巴替尼主要靶向突變的BCR-ABL和KIT(胃腸道間質(zhì)瘤相關(guān)),包括T315I。根據亞盛醫藥官方披露的信息,奧雷巴替尼治療耐藥性CML、胃腸道間質(zhì)瘤、和費城染色體陽(yáng)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均在開(kāi)展中。
第63屆ASH年會(huì )的摘要日前剛剛公布,亞盛醫藥奧雷巴替尼的研究進(jìn)展連續四年入選ASH口頭報告。其中奧雷巴替尼治療TKI耐藥的BCR-ABLT31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和加速期(CML-CP和CML-AP)受試者的關(guān)鍵注冊II期試驗的最新結果獲壁報展示。HQP1351-CC201和HQP1351-CC202是在中國進(jìn)行的開(kāi)放性、單臂、多中心的關(guān)鍵性注冊II期臨床研究,分別評估了奧雷巴替尼對TKI耐藥(BCR-ABL1T315I突變)的CML-CP和CML-AP成人受試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奧雷巴替尼的使用方式為40 mg口服、隔天給藥、28天為一個(gè)周期。
奧雷巴替尼在治療伴有T315I突變的TKI耐藥的CML-CP及CML-AP患者時(shí),最常見(jiàn)的血液學(xué)**就是血小板減少,而非血液學(xué)**絕大多數為1~2級,總體而言患者耐受性良好。且隨著(zhù)治療時(shí)間的延長(cháng),緩解率和緩解深度會(huì )進(jìn)一步增加。
目前,奧雷巴替尼的上市申請(受理號:CXHS2000038)已進(jìn)入在審批階段,預計將在近日獲批,用于治療伴有T315I突變的CML慢性期(CML-CP)及加速期(CML-AP)患者。相信上市后,奧雷巴替尼將打破中國攜T315I突變耐藥患者的治療瓶頸,解決中國患者無(wú)藥可用的窘境,并以其卓越的療效和安全性,延續患者生命。
圖9.亞盛藥業(yè)logo,來(lái)源:亞盛官網(wǎng)
而根據亞盛醫藥披露的公開(kāi)信息,該產(chǎn)品的正積極進(jìn)行新適應癥的拓展和海外臨床試驗。今年3月,奧雷巴替尼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(NMPA)新藥審評中心(CDE)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,用于治療一代和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(TKI)耐藥和/或不耐受的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?。–P CML)患者。而在美國,奧雷巴替尼已進(jìn)入Ib期臨床研究,還獲得了美國FDA授予的審評快速通道及孤兒藥認證資格。我們也繼續關(guān)注這一產(chǎn)品后續的表現。
專(zhuān)欄作家
星星狐
藥物化學(xué)背景,曾從事靶點(diǎn)調研、專(zhuān)利分析與突破、改良新藥方面的工作;現專(zhuān)注于創(chuàng )新藥分子設計;熱愛(ài)醫藥行業(yè),愿與各位同行互相學(xué)習、進(jìn)步,見(jiàn)證創(chuàng )新藥最好的時(shí)代。
參考文獻:
1, Fabrício Freire de Melo et al;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-from the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tospecific target drugs: A literature review;World J Clin Oncol 2021 24; 12(2): 69-94.
2, Sara Malik, Shahzeb Hassan & Ahmet Emre E?kazan;Novel BCR-ABL1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; DOI: 10.1080/17474086.2021.1990034.
3, Deepam Pushpam, Sameer Bakhshi;Pharmacology of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; a clinician’s perspective; DARU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(2020) 28:371–385.
4, Xuechao Liu,Dajun Yang and Yifan Zhai et al;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of HQP1351, a multikinase inhibitor targeting a broad spectrum of mutant KIT kinases, for the treatment of imatinib-resist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; Cell Biosci (2019) 9:88.
5, 曹文靜,李碩敏; BCR-ABL1 激酶抑制劑的療效與耐藥機制研究進(jìn)展; 腫瘤藥學(xué)2020年 12月第10卷第6期.
6, 張帆,閔欽威等;Bcr-Abl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及其耐藥性的研究進(jìn)展;
7,丁克,王德平等;雜環(huán)炔苯類(lèi)化合物及其藥用組合物和應用;CN101885722B。
8,Ke Ding et al; GZD824 as a FLT3, FGFR1 and PDGFRα Inhibitor Against Leukemia In Vitro and In Vivo; Translational Oncology 13 (2020) 100766.
9,Ke Ding et al; Identification of GZD824 as an Orally Bioavailable Inhibitor That Targets Phosphorylated and Nonphosphorylated 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?Abelson (Bcr-Abl) Kinase and Overcomes Clinically Acquired Mutation-Induced Resistance against Imatinib; J. Med. Chem. 2013, 56, 879?894.
10,亞盛醫藥公眾號:亞盛醫藥抗耐藥白血病新藥奧雷巴替尼臨床進(jìn)展第四次入選ASH年會(huì )口頭報告,該品種共三項研究獲選;
11,藥渡數據庫;
12,藥渡系列叢書(shū):盛春泉,李劍著(zhù);《藥物結構優(yōu)化》。
合作咨詢(xún)
肖女士
021-33392297
Kelly.Xiao@imsinoexpo.com